咨询热线:137-3245-5288

磐瀚储纬器(前身:中森电子)
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 交流 | 小“零件”也有大智慧:看6家纺织企业工会如何有效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及班组建设-储纬器生产厂家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交流 | 小“零件”也有大智慧:看6家纺织企业工会如何有效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及班组建设-储纬器生产厂家为你呈现

时间:2023-04-26     作者:储纬器生产厂家【转载】   来自:储纬器网上平台

编者按


纺织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先进班组的建设与完善,一直是企业工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一个个工作室和班组就像一台机器的各个零部件,通过工会的组织和引导,决定着生产的运转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今天小编与大家一同分享部分企业工会的具体做法。


常山集团工会


放大劳模效应助推发展


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在传承劳模精神、培育纺织工匠过程中,以开展“中国梦 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以创建劳模工作室和加强班组建设为抓手,建立了一套有常山纺织特色的工作体系。


常山集团现有班组295个,集团工会以班组建设为依托,把传承劳模精神、培育纺织工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工会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培训、选树典型、吉利提高等手段不断增强班组建设和管理。其中,公司出台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指导意见》,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定期奖励优秀QC成果;针对企业整体搬迁后班组长人员变动大、年轻化现状,公司举办了“常山纺织班组长培训班”,近300名值班长、工段长、生产小组长分3期参加了轮训,培育班组员工爱学习、有激情、下苦功、懂感恩、争第一,为争当劳模、争做工匠打下坚实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近年来,在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和省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常山集团创新工作方法,先后建立了跨班组、跨工种的6个劳模工作室和7个劳模工作站,形成了劳模工作室舰队,使劳模工作室成为培育骨干员工创新创效的摇篮。


为持续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集团工会不断规范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立项制度,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持续培育纺织工匠。其中,劳模工作室遵循“三有”原则建立,即“有一个冠名、有一块牌子、有一支团队”;力求达到8项标准,即“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位、台账详实、成效明显”。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基地,组织员工开展技术创新成果展、技术攻关讲座、新产品研发交流等活动,在企业营造出“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氛围。在日常工作中,把车间班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一线中的“小诸葛”等跨工种、跨班组集中组织起来,成立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在劳模工作室内定期学习“充电”,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探讨活动,知难而进,勇挑重担,成为新时代纺织工匠。(常胜)


新兴际华集团工会


“三精三型”模范激发活力


近几年,新兴际华集团工会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建设工作,在纺织服装板块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先进班组创建工作,涌现出以唐玲玲创新工作室和刘沙班组为代表的一批典型创新工作室和先进班组。


集团工会结合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在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中,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督促和引导企业高标准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有效助推企业发展。此外,集团还与地方工会加强配合联动,邀请地方相关单位在创新工作室开展项目试点和政策示范,鼓励支持有新意、有特色的做法,在具体工作中用成绩、特色和亮点说话。

image.png

image.png

围绕企业发展中心任务,新兴际华集团工会大力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每年对企业班组建设工作开展调研,对优秀先进班组进行表彰,并对班组建设好的经验做法予以大力推广。“十二五”期间,新兴际华集团持续开展了“三精四型”模范班组建设,激发了班组活力,带动了职工素质提升。通过“三精四型”模范班组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模范班组。2015年,集团工会表彰了60个模范班组、60名优秀班组长,并且召开了“三精四型”模范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展现了班组建设工作成果。


新兴际华集团班组建设主要成效做法有:一是加强班组长培训教育,做好班组长队伍建设。二是完善班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三是注重细节创新,于细微处见精神。开展“创客+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职工结合“五小”活动,从工作细微处开展创新,通过小微创新,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注重班组文化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五是以绩效管理激发活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将考核结果在班组内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张丙虎)


陕西五环集团工会


以小见大创新更接“地气”


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通过创建“汤小平创新工作室”,将工作室建设成为人才成长的新摇篮、质量安全的新防线、经营创收的新亮点、降本增效的新窗口。为使“汤小平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不走过场,集团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创建格局。

image.png

汤小平创新工作室是以“节能、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纺织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团队为目标,瞄准纺织行业存在的设备动态性能不稳定、设备能耗高等关键问题,依托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纺织机械进行改进和功能拓展,研发各种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


为劳模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劳模在公司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工会将着力点放在破解技术发展瓶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上。与企业内部技术研发、设备维修、生产管理等部门密切联系,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和现实生产经营问题提出创新立项方向,想生产和发展之所想,急生产和发展之所急,更加接“地气”,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将重点放在“改善”上,从改进质量、降本增效、提高产能等细小处着手,最终在生产实践中实现小而见大。


工作室还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技师讲坛、签订名师带高徒协议书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精通业务、富于创新精神的知识型、技术型、专家型职工人才。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检验和展示劳模团队的创新成果,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李建民)


华茂集团工会


搭建“塔型”班组建设体系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在班组建设上有着优良的传统。在多年班组建设实践中,华茂逐步建立、完善了《华茂集团班组建设发展纲要》,并成立了班组建设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党政“一把手”统一领导,分管领导主要抓,工会牵头抓,其他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使班组建设工作有人始终管,始终有人抓,推动了班组建设工作的持续发

image.png

image.png

华茂还对此制定了一系列考评奖励机制,搭建起“普通班组、合格班组、优秀班组、标杆班组、命名班组”为架构的5层班组“塔型”建设体系。截至2015年,华茂拥有班组494个,其中合格班组447个,优秀班组35个,标杆班组10个,命名班组2个。


华茂还制定了《安徽华茂集团关于深化生产工序民主管理的指导意见》,把“五权”(即管理权、用人权、开班权、分配权、招工权)交给了班组,让班组自主管理、自主分配,缓解了中层与员工之间直接“管”和“被管”的矛盾问题,增添了班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激发出了班组的活力。对此,华茂在班组建设中注重绩效考核,注重激励措施,提高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企业对当年评选出的优秀班组、标杆班组和命名班组给予一系列奖励。华茂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成本创新活动;坚持每年组织标杆班组发布会和QC小组发布会,创办了《班组民主管理之声》,选树班组典型;坚持开展各项操作比赛,2015年度全集团共有3462名员工参加各类比赛练兵,优一级率高达98.8%。通过弘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班组文化,让班组“小和谐”成就企业“大和谐”、“大跨越”,为华茂稳定发展夯实坚硬的根基。(李茂才 方文拓)


盛虹集团工会


“新意”与“心意”相辅相成


近年来,盛虹集团为企业班组打造创新管理平台,将“新意”与“心意”有效结合,从技术创新、管理透明、安全生产、塑造“家”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了基本运作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企业为员工着想,员工为企业奉献,相辅相成,推动了集团班组管理的创新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盛虹集团一直鼓励广大员工将创新精神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企业积极提供交流平台让员工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现出来。除一线员工的技术创新外,盛虹集团还相当重视基层班组长的管理创新。集团每年举办两次班组管理创新交流会,让管理人员将自己班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与兄弟班组进行分享。同时,通过公开考核和奖惩制度、班组民主会议、部长信箱、贴吧等渠道进行民主管理,让更多的员工能参与到班组管理中来。


盛虹集团致力于做到安全培训的常态化,每一节班前班后课都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将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为一种习惯去培养。为了增加安全知识学习的趣味性,集团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进行例如安全微电影、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漫画展等形式的安全宣传比赛。集团还专门设立“百万安全奖”,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半年内部门在安全方面的总损失小于5000元,那么公司就会为该部门发放每人50元标准的奖金,用于开展各类有意义的安全活动。


长久以来,盛虹集团一直在企业内致力于打造“家”文化。其中《新工入职34项操作法》就规定值班长需要陪同新员工吃入职的第一顿饭,班组长进入新工宿舍关心新员工生活,一件件小事成了班组促进和谐家文化的重要指标。盛虹集团坚持创新班组管理平台,优化班组管理体系,为员工的未来发展搭建广阔平台,使员工在企业里有了安全感、归属感,通过激发班组管理的最大潜力,实现企业“螺旋式”的发展。(高苏健)


尉氏纺织工会


发挥专业骨干主角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国普遍推进以来,尉氏纺织有限公司按照有关要求,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公司工会创建了“孟安创新工作室”和“庄晶旭创新工作室”,以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专业骨干“主角”作用,创新实践,科技引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image.png

尉纺大工匠孟安在创新工作室进行变频器技术改造。


为了进一步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会明确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三定”管理:一是定课题。根据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和技术攻关中的热点问题,制定劳模创新工作室年度攻关课题。二是定计划。围绕创新项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将创新工作室任务逐月(季)分解,做到计划明确、措施具体。三是定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按制度管人、依规章考核的局面。与此同时,工作室还结合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全面提高职工业务技能素质。


针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方向,尉氏纺织工会从拓宽创新工作领域、强化目标激励机制、建立合力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为扩大工作室影响力,使工作室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深入人心,增强工作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企业下一步将研究拓宽工作领域,成立工艺、操作等不同专业的攻关小组,向多元化突破和推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劳模工作室还将建立长效目标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工作室职工创新创造的工作热情。生产部总工定期与工作室成员对接探讨课题,工会还要设置专门工作室联络员,为创新成果推广穿针引线,团组织积极推荐青年岗位能手为工作室“引入活水”,政工部门要把工作室创新成果,充分利用网站、企业管理微信群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扩大工作室影响力。(许战胜)

磐瀚技术

浙江省嵊州市三王工业园区双龙路8号



电话:+86-0575-83350988



邮件:service@zjzhongsen.net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江磐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3732455288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